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實用中醫(yī)學 > 列表
實用中醫(yī)學 共有 796 個詞條內容

一、經絡的概念

    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、聯絡的通路,是經脈與絡脈之總稱?!敖洝?有路徑之意思;“絡”,有網絡之意思。它們以臟腑為基礎,分部于全身,通達表里,貫穿上下,互相聯系,組成各有所屬的獨立系統(tǒng)。誠如《靈樞·海論》所說:“夫十二經脈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二、經絡的組成

    經絡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的。經脈是直行人體上下之干線,多循行于深部,主要有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。十二經脈,又稱“正經”,即手、足三陰(太陰、少陰、厥陰)經,手、足三陽(陽明、太陽、少陽)經;奇經八脈,又稱奇經,為督脈、任脈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三、經絡的作用

    (一)生理方面經絡是運行氣血、溝通人體內外上下之通路,使組織器官得到氣血溫養(yǎng),并使之相互聯系、協(xié)調,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,發(fā)揮抗御外邪,保持人體的健康。正如《靈樞·本藏篇》所云:“人之氣血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一、走行規(guī)律

    十二經脈根據臟腑之陰陽屬性,分為三陰經、三陽經,手足分別有之,故合為十二之數。其陰陽相合,表里相配,上下相傳,如環(huán)無端。如手太陰肺經直屬肺臟,下膈聯絡大腸,行于上肢內側;手陽明大腸經從手外側上行至頭,下行聯絡肺臟,而直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二、循行部位

    (一)手太陰肺經《靈樞·經脈篇》說:“肺手太陰之脈,起于中焦(胃中脘),下絡大腸,還循胃口(繞胃上、下脘),上膈,屬肺。從肺系(喉部)橫出腋下,下循臑(nào,自肩至肘)內(前側部肌肉),行少陰(心經)、心主(厥陰心包經)之前,下肘中,循臂內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一、督脈

    督脈,督,有總督之含義。其經運行于頭項背后的正中線,能總督一身之陽經,故稱為“陽脈之海”?!峨y經·二十八難》云:“督脈者,起于下極(會陰部)之俞,并于脊里,上至風府,入屬于腦(再上巔頂沿額下行至鼻柱、齦交,與任脈及足陽明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二、任脈

    任脈,任,有總任之含義。其脈運行于頸喉胸腹的正中線,能總任一身之陰經,故稱為“陰經之海”。《素問·骨空論》云:“任脈者,起于中極之下(會陰部),以上毛際,循腹里,上關元,至咽喉,上頤(下頜骨頦下),循面,入目”。(見圖Ⅰ3-15)圖Ⅰ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三、沖脈

    沖脈,沖,有總領諸經氣血之功,為十二經氣血之要沖,故亦稱為“經脈之海”、“血海”。沖脈起于少腹之胞中,向上循于脊里;其浮行于淺表部分的經脈,并足少陰腎經沿腹向上;會于咽喉,再別行繞絡唇口?!端貑枴す强照摗吩?“沖脈者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四、帶脈

    帶脈,總束諸經,圍身一周,猶如束帶?!峨y經·二十八難》云:“帶脈者,起于季肋,回身一周”。即謂其循行起自季肋(即足厥陰章門穴同足少陽帶脈穴),圍繞人身一周(又與膽少陽膽經會于維道穴)。(見圖Ⅰ3-17)圖Ⅰ3-17帶脈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

五、陰蹺脈與陽蹺脈

    蹺,有輕健蹺捷的含義。陰陽二蹺脈皆起于跟中。自內踝上行,沿股內側入少腹,上循腹胸內部,入缺盆,上出入迎動脈之前,入顴骨,至目內眥與足太陽膀胱經相合,為陰蹺脈(《靈樞·脈度篇》)。自外踝上行,至腦后風池穴,然后與陰蹺脈會于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實用中醫(yī)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