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材是人類發(fā)展歷史上最早的建筑材料。石材作為建筑材料使用的最初原因是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,人類把大小不一的石頭收集起來,一個挨一個地擺放,中間的空隙用小石頭填充形成石墻,然后用木頭支撐屋頂形成完整的房屋。隨著社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石材是人類發(fā)展歷史上最早的建筑材料。石材作為建筑材料使用的最初原因是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,人類把大小不一的石頭收集起來,一個挨一個地擺放,中間的空隙用小石頭填充形成石墻,然后用木頭支撐屋頂形成完整的房屋。隨著社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圖1.11 福建莆田純石結構民居在我國,現(xiàn)存的石結構建筑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(qū)、東部及東南沿海、云貴高原、青藏高原及其他山地地區(qū),其中東南沿海的福建閩南地區(qū)分布最為廣泛(圖1.11)。在福建,古代人們就利用石材建造了大量橋梁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圖1.21 西藏林區(qū)民居石結構房屋大部分是全石結構,房屋、墻體、基礎以及所有構件均由石材砌成。少數(shù)石結構房屋其實并非石結構件承重,而是由木構架支撐樓板和屋頂(圖1.21)。石結構房屋建筑一般由基礎、墻、柱、樓(屋)蓋等構件...[繼續(xù)閱讀]
用于砌筑石結構房屋的石材主要包括料石、毛石和卵石三種,其中,料石是指經過加工后規(guī)則的石塊,根據加工的粗細程度有細料石、粗料石和毛石;毛石是指形狀不規(guī)則,中部厚度不應小于200mm的石塊,根據其外形又可分為亂毛石和平毛石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國外石結構建筑有著悠久的歷史。埃及金字塔(圖1.30)是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石建筑,目前已發(fā)現(xiàn)最大的金字塔高達149.59m,大約用230萬塊、每塊重2.5t石塊疊砌而成,縫隙密合,不施泥灰。圖1.30 埃及金字塔典型的石結構建筑起源于公元前8世紀初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在國外一些石材豐富、石結構房屋建造成本低的地區(qū),也分布有大量石結構房屋。例如地中海附近的歐洲國家、北非地區(qū)、中東地區(qū)、東南亞等(圖1.37~圖1.42)。圖1.37 希臘近代石結構房屋圖1.38 土耳其典型的石結構房屋圖1.39 阿爾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國外石結構房屋常見的樓(屋)蓋體系包括石拱、木梁或木桁架和預應力混凝土板。磚或石拱是地中海附近歐洲國家和中東地區(qū)典型的樓(屋)蓋體系。圖1.43(a)是斯洛文尼亞20世紀早期典型的樓蓋結構,這種體系中用鋼梁支撐磚砌拱(稱為...[繼續(xù)閱讀]
石砌體結構中使用的石材有多種來源,包括鵝卵石、礦石和毛石。鵝卵石或礦石在使用時通常采用其原本的圓形或不規(guī)則的形狀(圖1.58);因為要重塑這些石頭,不僅技術上不可行,在材料和人力上也不是人們負擔得起的。但是某些情況下...[繼續(xù)閱讀]
早期國內石材主要應用于石拱橋,房屋建筑中石材一般作為木構建筑及磚砌建筑的補充或襯托。完整的石結構建筑很少,基本都是模仿木結構的寺廟或塔。而國外早期就出現(xiàn)了大量的純石結構建筑,這些建筑一般規(guī)模宏大、風格多樣,采...[繼續(xù)閱讀]
近年來世界多個地區(qū)先后發(fā)生多次大地震,在歷次地震中,石結構均遭到了嚴重的破壞。例如,1923年日本發(fā)生7.9級關東大地震,東京約有7000幢石結構房屋,大部分遭到嚴重破壞,其中僅有1000余幢平房可修復使用;1993年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發(fā)...[繼續(xù)閱讀]